在德国电力市场自由化进程中电力交易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中国通过电力交易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红利,同时还可以将原有的电力市场转变为拥有更多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化电力市场

Guizhou trading platform
© Azure International

虽然德国自1998年就开始施行电力市场改革,而电力市场监管机构——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直到7年后才正式成立。随着过去的十几年欧洲电力市场自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交易也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发电商、电力交易商和售电商之间活跃的电力交易,才能使电力的生产和消耗达到平衡。此外由于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发电厂必须建立一个智能化管理模式以及懂得如何制定合适的发电计划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而新老电力企业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也催生出许多充满创意和经济效益的商业模式与策略。

许多人认为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将打破电力市场原有的垄断模式,但是这仅仅是中国电改追求的目标之一。就如欧洲和德国的电改一样,中国的电力改革并不是小事一桩。电改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电力交易使电力的生产的消耗达到平衡,因此对于中国的发电商和大型工业用户而言,非常有必要了解自由化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交易策略、购电、生产组合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同样十分重要。因此Energy Brainpool 为中国的电力企业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培训计划,帮助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快速制定必要的发展战略。

中国电改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加强售电侧竞争。电力交易平台的建立使大型用户不再像以前只能通过电网运营商购电,而是能直接与发电商之间进行电力交易。在中国已经成立了许多电力交易平台,交易双方可以在此平台上签订双边交易合同。有针对首个试点项目和电力交易平台的分析指出,工业用户和发电商在电力交易中都展现出非常积极地态势。中国贵州省建立的电力交易平台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电力交易平台之一,也就是在这个省,大型工业用户的平均电价已有所下降。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发电与用电计划因随着电价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因此中国希望通过此次电改,让电价真实反映出电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因为目前电价还无法对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入网做出反映,也就导致了大规模的弃风弃光现象。其实当电价可以反映出发电端的供应状况,同时发电端反过来对电价信号做出适当的调整时,那么这种弃风弃光现象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可以被缓解的。通过电力交易使得电价能直接反应供需变化,从而建立了发电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